不經意間立秋了!
不經意間末伏了!

2020年8月15日~8月24日 為末伏10天 
知道這代表什麼嗎?
由夏入秋,由熱漸冷,陰陽變化的交替點就在這10天!

逢轉折,必有大事發生,吾等當謹記慎重!

 

末伏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,是三伏天中的最後一伏,俗稱秋老虎。末伏早晚較涼快,白天陽光依然劇烈。

防不好秋老虎,過不好末伏!太傷身體了:

末伏已經入秋,所謂“ 火燒七月半,八月木樨蒸 ”,“秋老虎”頗兇。由於暑熱最易傷心,熱擾心神,人常表現出心煩不寧,坐臥不安,思緒雜亂。

這個時間段最考驗:

 

心臟

常言道,“春主肝,夏主心”。其中,後者指的是夏屬火,為陽氣旺盛之時,對應人的心臟。中醫也有“心通於夏氣”之說,即心與夏緊密相關。此時養心,恰恰是養生的重頭戲。

末伏期間保護心臟要先做到這三點:

第一,規律生活,養護血管,按時就餐對血管健康非常重要,飲食應以清淡為主,少吃肥甘厚味,多吃利於清潔血管的食物,如富含葉酸的綠葉菜、豆類、富含β葡聚醣的燕麥等。

第二,保證睡眠,最好還能午睡一會。

第三,少吃生冷,保護胃腸的同時也在保護血管。


除了心臟,末伏時節,更重要的是:

保護脾胃!
四大紀律!
N項注意!

末伏一大紀律
飲食要清補!清補!清補!

末伏清補,以健脾利濕為主。健脾益氣,可以適量多吃祛濕熱、健脾和胃的食物。

如茯苓,以促進脾胃功能恢復;芡實、山藥、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;扁豆、豇豆、紅小豆等豆類,也有健脾益氣的功效。

要特別注意的是,吃扁豆時一定要煮熟煮透,直到顏色不再翠綠為止,否則會引起食物中毒。

清補的健脾健胃的食物

image


末伏第二大紀律
艾灸穴位

立秋後天氣仍熱,且雨水較多。濕熱交蒸,合而為濕熱邪氣。在這個時節,如果脾傷於濕,不僅會出現飲食不化、脘悶嘈雜、噁心嘔吐、腹痛便溏、不思飲食、體弱倦怠等症,還可能為咳喘病症種下病根。

中醫講“濕氣通於脾”,所以健脾也是末伏養生的重要環節。

末伏時節養護脾胃,可艾灸豐隆、足三里、脾俞三個穴位,能夠化濕、健脾和胃,補中益氣,通經活絡。

foot.jpg

image

豐隆穴

 

末伏第三大紀律
莫貪寒涼物,免損脾胃陽

末伏時白天溫度仍較高,但早晚氣溫則明顯變涼,晝夜溫差逐漸增加。進入末伏時,取涼須有節制,切忌猛吹空調、過吃冷飲,以免損傷脾胃陽氣,不利於健康。此外,適量戶外運動可振奮陽氣,促脾氣運化,改善胃口。

注意!進入戶外運動以微汗為宜,切不可大汗淋漓。如此,才符合中醫“ 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 ”的規律,達到人與自然和諧。

 

末伏第四大紀律
吹空調要把握好“度”

老人、兒童等免疫力較差人群和長期伏案工作的白領人士請注意:

吹空調要把握好“度”立秋過後,天氣依舊悶熱難耐,這種前提下,大家可以選擇空調、電扇、鋪涼蓆等方式適當解暑降溫,但一定要把握好度!

夏季空調病的一些防範措施仍需注意,切忌盲目貪涼,空調可設定在28℃左右為宜,更不可對著直吹,也不要頻繁一進一出空調房,減少在電腦前的工作時間。

 

話說,“ 一夏無病三分虛 ”,立秋和末伏一到,天氣雖然早晚涼爽,但白天仍有秋老虎肆虐。這個時候,更要遵循養生原則進補。

謹記!末伏養生四寶

image
 

“末伏養生重點”


1.末伏:吃果不吃瓜 
(秋瓜壞肚,吃果除燥)  

民間有句俗語叫做“秋瓜壞肚”,立秋後,一些美味的瓜類多屬陰寒性質,吃多了會損傷脾胃,因此要適可而止。但一些“果類”卻可以多吃,比如:梨、蘋果、龍眼和葡萄等。

2.吃蜜不吃辣 
(一年之內,秋不食姜) 

“一年之內,秋不食姜”是中醫古訓,也是幾千年來中國百姓親身經歷的總結,吃東西有明確的季節講究。(一年有四季,一天也有四季,統為四時,如確實需要吃薑可在上午吃)

秋天要多吃酸的東西。望梅止渴的典故大家都知道,一說到酸的東西,咱們嘴裡的津液就開始分泌了,這個就能除燥,另外就是,蜂蜜有滋陰、潤肺養肺的作用,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護肺陰。

 

轉貼 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skYtBxVhothBuQBxpz9P5Q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9lifecom 的頭像
    i9lifecom

    熱力久久 舒活人生

    i9lifec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