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併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,皮膚的感覺常常會出現障礙,因此應避免外界各種不良刺激。對於老年人熱水泡腳,同樣也存在著一個溫度把握的問題。長期糖尿病患者大多已經出現神經病變,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溫度,而且,這種病變往往患者本人並不知道。在這種情況下,泡腳稍不留神就會導致燙傷。
糖尿病患者泡腳時,水溫不宜過高,以37℃為宜。因為水溫過高,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,使角質層乾燥甚至皸裂。因此泡腳前先試好水溫,手指感覺溫和即可,然後再把腳放進水里。另外,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也不宜用過熱的水泡腳,因為高溫加速血液流量,短時間內增加了心臟、血管的負擔,有加重病情的危險;凍腳時用熱水泡也不可取,因為此時皮膚、肌肉處於僵硬狀態,用熱水燙腳,溫度從冷到驟熱,溫差巨大,難以耐受,從而加重病情。
不宜飯後馬上泡腳,最好飯後1小時再泡。老人泡腳時間不宜過長,一般以15~30分鐘為宜,期間可以續水,但要注意保持溫度不超過37℃。
洗完腳後用吸水毛巾輕揉並徹底擦乾,保持足部溫暖乾爽,可對足部進行按摩,但動作務必要輕柔。對於乾燥皮膚,用植物油均勻塗於足部,並輕輕按摩使之充分吸收,以軟化皮膚、消除鱗屑、防止乾裂。修剪趾甲不宜過短,以免損傷甲溝造成繼發感染。
禁用刺激性藥水泡腳,如果是中藥泡腳,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,以避免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 ;對於已有破潰的傷口不要泡腳,可從觀察足部皮膚顏色、溫度和濕度的變化入手,檢查有無皮膚破損、腳氣、胼胝等,發現足部表皮破潰時應及時到醫院處理。
http://tnb.39.net/083/2/2606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