刮痧,是利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覆刮動、摩擦患者某處皮膚,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,刮痧,是利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覆刮動、摩擦患者某處皮膚,以治療疾病也是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,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,用器具(牛角、玉石、火罐)等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,以達到疏通經絡、活血化瘀的目的。
清代郭志邃著有《痧脹玉衡》一書,完整地記錄了各類痧症百餘種。近代著名中醫外治家吳尚先所著的《理瀹驕文》,對刮痧給予了充分肯定,他表示:「陽痧腹痛,莫妙以瓷調羹蘸香油刮背,蓋五臟之系,鹹在於背,刮之則邪氣隨降,病自松解」。現代科學證明,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,增加汗腺分泌,促進血液循環,對於高血壓、中暑、肌肉痠疼等所致的風寒痹症都有立竿見影之效。經常刮痧,可起到調整經氣,解除疲勞,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。
刮痧,就是利用刮痧器具,刮試經絡穴位,通過良性刺激,充分發揮營衛之氣的作用,使經絡穴位處充血,改善局部微循環,起到祛除邪氣、疏通經絡、舒筋理氣、驅風散寒、清熱除濕、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,以增強機體自身潛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機能,從而達到扶正祛邪,防病治病的作用。
刮痧原理
「刮痧」這個「痧」字也就是「痧症」。這種療法起源於舊石器時代,人們患病時,出於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撫摩、捶擊身體表面的某一部位,有時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緩解。通過長期的實踐與積累,逐步形成了「砭石治病(將石頭磨成尖錐形,用於扎刺身上適當的經穴的方法)」,這也是「刮痧」療法的雛形。
理論基礎: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、遵循「急則治其」的原則,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,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,從而起到醒神救厥、解毒祛邪、清熱解表、行氣止痛、健脾和胃的效用。
工具、體位:刮痧板由水牛角製成,形狀為長方形,邊緣鈍圓。背部刮痧取俯臥位,肩部取正坐位。刮拭後會出現青紫色出血點。
適應症:感冒、發燒、中暑、頭痛、腸胃病、落枕、肩周炎、腰肌勞損、肌肉痙攣、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症。
刮痧準備事項
刮痧是非常容易的事,不過,在動手之前,還是得把一些基本規則銘記在心:
刮痧用具:
①刮痧的用具十分簡單、方便,只要是邊緣比較圓滑的東西,如梳子、溏瓷杯蓋子等,都可以用來刮痧。
②如果長期使用或作為治療,用正規一些的刮痧板比較好。
③刮痧板選用天然水牛角為材料,對人體肌表無毒性刺激和化學不良反應。水牛角本身是一種中藥,具有發散行氣,活血和潤養作用。
潤滑劑的使用:
①刮痧之前,為了防止劃破皮膚,還要在皮膚表面塗一層潤滑劑,香油、沙拉油都可以用。
②經濟許可的話,最好採用專門的「刮痧活血劑」。這是一種採用天然植物油加十餘種天然中藥,經過傳統與現代高科技結合的方法、提煉加工而成的刮痧油,具有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、開泄毛孔、疏通經絡、排毒驅邪、消炎止痛等作用。
刮痧基本方法
看似容易的刮痧,其實內涵極深,尤其是用於中醫治療時,用錯手法、拿錯刮痧板,可能會累得滿頭汗,卻事倍功半。
①拿刮板法:用手掌握著刮板,治療時,刮板厚的一面對手掌;保健時,刮板薄的一面對手掌。
②刮拭方向:從頸到背、腹、上肢再到下肢,從上向下刮拭,胸部從內向外刮拭。刮板與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~90度進行刮痧。
③補刮瀉刮:一般來講,順著經絡的走行進行刮,即為補刮;逆著經絡的走行進行刮拭即為瀉刮。
④刮痧時間:用瀉刮或平補平瀉手法進行刮痧,每個部位一般要刮3~5分鐘;用補刮手法每個部位刮拭時間為5~10分鐘。對於保健刮痧並無嚴格的時間限制,以自我感覺滿意、舒服為原則。
⑤刮痧次數: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~5天、痧退之後,再進行第二次刮治。出痧後1~2天,皮膚可能輕度疼痛、發癢,這些反應屬正常現象。
刮痧注意事項
正式要刮痧時,仍有一些該小心的地方,特別需要注意,免得效果不彰,反而造成更嚴重的問題。
①刮痧治療時應注意室內保暖,尤其是在冬季應避寒冷與風口。夏季刮痧時,應回避風扇直接吹刮拭部位。
②刮痧出痧後30分鐘以內忌洗涼水澡。
③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,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拭出痧。再次刮痧時間需間隔3~6天,以皮膚上痧退為標準。
④刮痧出痧後最好飲一杯溫開水(最好為淡糖鹽水),並休息15~20分鐘。
⑤孕婦的腹部、腰骶部,婦女的乳頭禁刮。
⑥心臟病出現心力衰竭者、腎功能衰竭者,肝硬化腹水,全身重度浮腫者禁刮。
⑦皮膚高度過敏,或患皮膚病的人,禁刮。
⑧酒醉、空腹、吃得太飽、口渴、過度疲勞者,禁刮。
⑨久病年老、極度虛弱、消瘦者,需慎刮。
⑩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、血小板減少等患者,需慎刮。
⑪下肢靜脈曲張,刮拭方向應從下向上刮,用輕手法。
刮痧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及處理
有時候,刮痧不慎,或不明瞭被刮痧者的真正身體狀況,會出現一些意外狀況,雖然不嚴重,但也要小心處理。
暈刮:刮痧療法是對人體的穴位進行刺激,刮痧時可能出現暈刮。
①暈刮出現的症狀:頭暈,面色蒼白、心慌、出冷汗、四肢發冷,噁心欲吐或神昏暈倒等現象。
②暈刮預防措施:空腹、過度疲勞患者忌刮;低血壓、低血糖、過度虛弱和神經緊張特別怕痛的患者輕刮。
③暈刮急救措施:迅速讓患者平臥;讓患者飲用1杯溫糖開水;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會穴(重刮)、人中穴(棱角輕刮)、內關穴(重刮)、足三里穴(重刮)、湧泉穴(重刮)。
「出痧」:紅紅的皮膚何時能恢復正常?「出痧」的皮膚紅紅的,看上去有點兒可怕。其實,不管怎麼紅,都不必擔心,因為這對皮膚是沒有損害的。紅斑顏色的深淺通常是病症輕重的反映。較重的病,「痧」就出得多,顏色也深,如果病情較輕,「痧」出得少些,顏色也較淺。一般情況下,皮膚上的「瘀血」會在3~5天內逐漸消退,遲一些也不會超過一週,就會恢復正常,不僅不會損害皮膚,而且由於這種方法活血化瘀,加強了局部的血液循環,會使皮膚變得比原來還要健康、美麗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