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維持一定的體溫,不讓身體著涼或發熱,關鍵就是把身體鍛鍊到能夠有效控制體溫。
• 藉由運動適度流汗/運動會加速排汗、增多汗量,流出鹽分較少的乾淨汗水。當這種汗蒸發時,會帶走皮膚表面的汽化熱並抑制體溫上升,達到輕鬆調節體溫的效果。想要聰明排汗,建議從事讓身體稍微流汗的有氧運動,不妨嘗試步行或慢跑吧!
• 覺得悶熱就先沖澡降溫/炎熱的天氣裡,若感到熱氣悶在體內,可以沖澡降溫,用常溫的水或溫水沖脖子特別有效。不但能沖洗掉引發汗疹或造成臭味的汗水,還能保持肌膚清潔。
• 用保冷劑冷卻脖子或腋下/身體若因為天氣炎熱而發燙,可以用毛巾把保冷劑捲起來,敷在脖子後面或是後腦勺降溫。接著冷卻手肘內側肌肉較軟的部分,以及腋下、大腿根部。訣竅就是冷卻可以測量到脈膊的地方。這麼做能讓血液降溫,冷卻後的血液會流通全身,藉此降低體溫。若沒有保冷劑,用冰涼的罐裝飲料也可以。順便一提,冰額頭雖然很舒服,但實際上並無法降低體溫。
• 隨時用毛巾擦汗/如果流汗卻置之不理,汗水蒸發就會讓體溫急速下降。記得要用毛巾擦汗,或是經常替換衣服,免得讓身體著涼。毛巾材質最好選擇棉製或亞麻材質,薄透且吸水性強,觸感也很舒服,最適合因夏天炎熱而變得敏感的肌膚。
• 盡量避免讓溫差超過10度C/身體藉由皮膚感受熱度,然後由大腦發出指令。大腦作出「很熱」的判斷就會開始流汗,若覺得冷就會抑制出汗。若頻繁進出炎熱的室外及冷氣房,讓身體暴露在溫度劇烈變化的環境中,就會讓自律神經承受過度的壓力,而無法成功調節體溫。為了防止身體的感覺錯亂,最好調整冷氣的溫度,讓室內與室外溫差不要超過10度C以上。
• 先暖身再流汗/明明有運動卻無法順利排汗的人,不妨吃一些讓身體暖和的食物,比方說薑或辣椒,或者喝一些能夠暖身的熱茶也不錯。
• 用冷水或乾布摩擦能有效控制體溫/無法有效調節體溫的人,建議多做冷水摩擦。把浸水擰乾的毛巾扭成繩索狀,從距離心臟最遠的腳開始,按照腳、手、腹部、背後的順序摩擦20次左右。最好早上一起床就做,大約做10到15分鐘。藉由刺激皮膚促進血管收縮,不只能調節體溫、改善體質,還能提高免疫力,不容易感冒。乾布摩擦帶給肌膚的刺激比冷水摩擦小,沒有自信冷水摩擦做得好的人,不妨嘗試乾布摩擦。皮膚較弱的人請小心摩擦時的力道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