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南到北進入收麥子時期,各地氣溫也越來越高了,很多人會有疑問了:夏天陽氣越來越旺,而艾灸也是溫熱性質。這個時候,如果還艾灸的話,會不會火上澆油?
其實這個顧慮大可不必!古人云:“寧事溫補、勿事寒涼。”天氣越熱,越需要艾灸!
一、夏季外熱內寒,病邪易趁虛而入!
中醫為什麼提倡“冬病夏治”,正因為夏季得天獨厚,炎熱的環境,對於調理各種濕寒疾病是一種天然的優勢。
很多中醫艾灸愛好者都知道,夏天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季節,但很多人也許不知道,陽氣最旺的夏天,病邪反而更容易趁虛而入,因為夏天人有個特點— —外熱內寒!
張仲景在《傷寒論》便提道:“5月之時,陽氣在表,胃中虛冷,以陽氣內微,不能勝冷。”
這句話的大意是說,五月這個季節,人體陽氣都在體表,跑到外面去了,反而導致內部胃環境虛寒,胃陽微弱,容易被寒邪所傷。
炎熱的夏季,由於環境溫度高,人體的陽氣極容易向外散發,體內的陽熱虛少,容易生寒生冷。夏天陽氣雖旺,其實是個紙老虎,外表強大,裡面空虛,反而容易遭到病邪侵害。
偏偏這個季節,很多人還往肚子裡塞各種寒涼之物,吹空調!
二、夏天,命是空調給的,病也是空調吹的
許多人都說自己夏天離不開空調,可你們知道有多少病也是空調吹的嗎?常吹空調者得病率高30%左右!
1、咽喉病:在空調下吹,可直接導致咽喉問題,這與空調的空氣是循環的有關,導致很多雜質在空氣中,以前的軍團菌發病最早就是美國的中央空調導致的。
2、風濕骨病:這種痛一般雙手搓熱了捂著就很舒服。風濕骨病用艾灸調理效果也不錯,艾灸能直接祛邪,溫經通絡,祛濕散寒。
3、濕疹:有資料顯示,從2002年到2010年上海市的GDP,和兒童濕疹患病率的增長趨勢幾乎完全一致,都升高了3倍多。
這與冰箱、空調的普及與過敏有直接關係。冰箱造成內寒,空調造成外寒,二者合力,造成現代社會陽虛體質越來越多。
4、心腦血管病:年紀大的人,血管比較脆,一冷一熱,血管頻繁的收縮舒張,很易造成血管破裂。
5、面癱: 夏天室內外溫差很大,加之體表毛孔還沒有閉合,無法抵禦空調的低溫入侵,如果空調溫度很低,或直接對著猛吹,人體一時適應不了低溫,就會自我調整出現障礙,體表微循環受到寒冷刺激的干擾,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就會發生痙攣,出現血循環障礙,導致面癱。
6、脾胃病:夏季濕氣重,優選的除濕方法就是出汗!而空調的誕生,讓人失去了排濕機會,所以,現在夏季脾胃病的人滿為患!
三、冷病要熱灸,出汗排毒素
艾灸是很不錯的平衡法。因為空調病主要就是體內滲入過量濕寒所致。調理空調病,就是將體內的寒邪之氣逼走,舒暢氣血。
艾灸調理虛寒症,能補充人體陽氣,驅風寒除濕邪, 艾草本身為純陽之物,具有自動找水、祛除濕氣的作用。
這幾種“空調病”艾灸調理能行!
1、腹痛腹瀉:艾灸中脘穴、足三里,讓艾草的陽氣把整個肚子溫暖一遍。如果是救急的話,搓熱雙手按揉中脘穴,很快就能緩和下來。
2、噴嚏鼻塞感冒:此時“風穴”正派上用場,可艾灸風池,風府,祛風通絡,解表散寒。如果鼻塞加迎香。還可以切一些薑末,加兩顆紅棗,少許紅糖煮開,喝下發汗即可。
3、著涼頭痛:灸百會穴,就是頭頂的位置,整個頭部都會熱乎乎的,寒氣就都跑走了。
4、風濕骨痛:哪痛灸哪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阿是穴。
5、痛經:艾灸阿是穴,關元,地機,三陰交。
要知道,夏季前的冬春季節,都是病邪堆積的季節,由於天氣冷,濕氣重,自然界的陽氣相對比較少,病邪更容易埋伏在體內。
所以,哪怕沒病的人,夏天灸一灸,也能夠將體內潛藏的寒濕髮散出來,破壞疾病發生的土壤。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Cccwa_vFzXXH7xcD1tBnDg
留言列表